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DB旗舰.(中国区)官方网站|搜狐自媒体环游世界:重游苏伊士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9:55    次浏览

搜狐自媒体环游世界86天,即将开启地中海之旅,目前7位搜狐自媒体人正在经过苏伊士运河,用视频、文字、自拍、美食、音乐、汽车等特长,记录苏伊士运河的真实旅程,及旖旎风情,让搜狐自媒体人继续带你一起环游世界吧!3月23日晚上8点半左右,大西洋号在苏伊士运河前定锚,等待埃及护航管理人员下达通行的指令。根据歌诗达提供的资料,现在的苏伊士运河长193.3公里,水深24米,平均宽度205米,全程近乎直线单行,航速为每小时15公里,大约需要11-12个小时才能通过。当天晚上,歌诗达为游客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热带风情派对,希望大家在歌舞声中迎接地中海的到来。我独自一人登上顶楼甲板,望着对面灯火辉煌的陶菲克港(Port Tawfiq),想起4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时的奇妙经历。 2011年,我奉命去埃及报道阿拉伯之春,5月26日这天,我乘坐长途汽车来到苏伊士城,然后叫了辆出租车开到位于苏伊士运河最南端的陶菲克港。书上说这里是看货轮的最佳地点,谁知运河两岸都被铁丝网围了起来,一名身背冲锋枪的士兵正在巡逻,不许游客靠近。我趁他不注意偷偷溜了进去,发现运河西岸居然有一条马路,路两边种满了行道树,路边还有一排民房,每家屋前都放着几把椅子,显然这里的居民随时可以坐在自家院子里欣赏万吨巨轮从沙漠中穿过的奇景。记得我当时就想,这样的生活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埃及人民真幸福! 正想着,那名巡逻士兵发现了我,端着冲锋枪朝我跑来,用阿拉伯语喝令我离开。我刚要转身离开,突然看到一块草坪上有几个家庭妇女正在逗孩子玩,此时正好有一艘货轮驶过,我觉得机会难得,便掏出相机隔老远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那位士兵冲过来把我拦住,坚持要我删掉照片,我不得已当着他面删了两张这才逃脱。所幸我当时拍了很多,相机里保留了几张,质量虽然一般,但足以留作纪念。 回来后我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再回到这里,而且要堂堂正正地坐在船里把这条运河看了。没想到这个理想在4年后就实现了,我即马上就要坐在邮轮里穿越苏伊士运河,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只要看一眼地图立刻就会明白。早在古埃及的法老时代就有人曾经试图打通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水上通道,当年的选择是开凿一条运河把红海和尼罗河支流连通,再利用现成的尼罗河河道连通两大洋,但因为尼罗河的淤泥问题没法解决,这个计划最终被证明是失败的。直到19世纪中期法国人提出干脆挖一条专门的运河,直接连通两大洋,这才有了今天这条苏伊士运河。 1859年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这年的4月25日,随着法国外交官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的一声令下,苏伊士运河正式开挖,并于10年后完工,亚洲和欧洲终于从海上连通了,由此拉开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序幕。同年8月27日,美国人爱德华?德雷克(Edward Drake)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石油的大规模商业开发正式开始。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能源物质,石油及其衍生制品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和材料来源,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人类生活几乎所有的方面,包括乘坐邮轮环游地球这种旅行方式,都因石油的商业开发而被彻底改变了。有趣的是,正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以及波斯湾周边地区发现了占全世界探明储量三分之二的石油,才使得“中东”成为随后这150年里全世界最热门的地理词汇,在这一地区发生的事情无数次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 1859年的故事还必须加上两个英国人才算完整。11月24日,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不但解释了生命的起源和物种的进化原理,还为后来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埋下了伏笔。达尔文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改写了整个人类思想史,毫无争议地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可惜该理论被一些无知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种族歧视、血腥竞争和世界大战的理论基础。1859年年底,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出版了《双城记》,为全世界的文章写手们贡献了“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著名的“百搭开头”。但是在我看来,这句看似很有深意、其实不知所云的话标志着文学,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改变人类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已经把这个头衔正式让位给了科学。晚上11点,大西洋号还是没有起锚的迹象。狂欢的人们逐渐散去,我也抗不住困意回房睡觉了。朦胧间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和朋友们坐在一辆穿城而过的公共汽车里高声点评窗外的店铺和行人。我被这个奇怪的梦惊醒,一看表才凌晨一点多,拉开窗帘,眼前赫然出现了几盏灯光,距离船身大概只有不到50米远,大西洋号果然已经驶入了苏伊士运河!可惜此时整个埃及都已入睡,只有一群白色的鸟儿围着大西洋号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利用船身发出的微弱灯光抓鱼吃。 此时此刻,四周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和海浪轻拍船身的声音告诉我我现在身在何处,这场景简直比最美的梦境还要美妙。一觉睡到7点,拉开窗帘一看,大西洋号已经定锚在湖中间,等待进入下一段河道。苏伊士运河自南向北需要穿过4个湖泊,其中面积最大的名叫大苦湖,我猜此时大西洋号就停在大苦湖上,周围还有十几艘轮船和大西洋号一起等待。安静的湖水泛着绿光,周围是黄色的沙丘,湖面上有很多小渔船,埃及渔民们正在捕鱼,一派祥和的景象。要不是埃及军队的武装直升机时不时地从头顶呼啸而过,我真要以为这里是人间天堂了。 有飞机并不意味着有敌情。事实上,整段苏伊士运河都是特殊军管区,每天都有士兵巡逻,不但不允许游客乘船游览,甚至连岸上观光都被禁止。我曾经对此非常不解,心想这不就是一条运河嘛,至于的吗?后来上网查资料,这才理解了埃及人为什么对这条运河如此重视。原来,这条运河是埃及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目前每年都有大约2万艘货轮通过运河,每艘货轮平均缴纳25万美元税款,算下来这条运河每年都为埃及政府带来将近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习惯了大数目的中国人很可能对这区区50亿美元不以为然,其实对于埃及这样没有石油、制造业又不太拿得出手的中东国家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据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外汇来源,埃及政府近三分之一的外汇收入来自往来货轮上缴的买路钱,而外汇对于埃及这个连灯泡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来说简直是一种比粮食还要重要的资源。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因为连年贸易顺差,担心的反而是如何把手里的外汇合理地花掉。同样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和埃及的差别值得大家深思。下午两点钟左右,大西洋号终于起锚了。人们纷纷涌上甲板,目送排在我们前面的一艘货轮在汽艇的导航下缓缓驶入河道。这条河道目测有近200米宽,河水泛着绿光,和周围的黄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岸左侧有一条公路,偶尔有车通过。右侧则基本上是一片荒地,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挖沙了。埃及政府计划投资8.4亿美元在运河东侧再开凿一条72公里长的新运河,希望将通行能力增加一倍。多条河就等于多收一倍的买路钱,这投资太划算了。 整个下午我都在甲板上欣赏沿岸风光,感触颇深。这条运河如果建在中国,沿岸早就被开发成别墅区了,但埃及人似乎完全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我只看到零星的几幢房屋,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临时兵营,很多路段都是沙漠,看着太浪费了。我猜一方面是因为埃及太穷了,房地产业很不景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埃及政府不允许建太多房屋,生怕恐怖分子借机搞破坏。 中东这块地方,各种资源都很丰富,本来完全可以搞得很好,最终却自己把自己搞死了。在我看来,很大原因就在于这里的人宗教情结都太重了,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带有某种崇高的使命感,一定要为某种“主义”去拼命,忘记了如何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如何好好地过日子。太阳落山之后,天很快就黑了下来。大西洋号在夜幕中缓缓驶出了苏伊士运河,进入了传说中的地中海,我也跟着它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